-
字音
注音: ㄒㄧㄥˋ ㄗㄞ ㄌㄜˋ ㄏㄨㄛˋ
漢語拼音: xìng zāi lè huò -
解釋
成語典
「幸災」,以災難為幸。語出《左傳.僖公十四年》。「樂禍」,以禍害為樂。語出《左傳.莊公二十年》。「幸災樂禍」指對於他人的不幸遭遇引以為樂。△「皮之不存,毛將安傅」國語辭典 修訂本
幸災,見人有難而高興。語出《左傳.僖公十四年》:「背施無親,幸災不仁。」樂禍,見人有難而引以為樂。參見「樂禍」條。幸災樂禍指心懷妒忌,對於他人的不幸遭遇引以為樂。北齊.顏之推《顏氏家訓.誡兵》:「若居承平之世,睥睨宮閫,幸災樂禍,首為逆亂,詿誤善良。」也作「樂禍幸災」。國語辭典 簡編本
幸災,見人有難而高興,語出《左傳.僖公十四年》。樂禍,見人有難而引以為樂,語出《左傳.莊公二十年》。幸災樂禍指見到他人遭遇災禍,不但不同情,反而引以為樂。例別人有困難,理應盡力幫忙,豈可幸災樂禍。
-
典故
說明: 「幸災樂禍」係由「幸災」及「樂禍」二語組合而成。「幸災」見於《左傳.莊公二十年》,故事是說晉惠公時,晉國發生饑荒,秦國賣糧給他們,幫助晉國度過難關。第二年,秦國也遇上荒年,向晉國購買糧食,晉國卻不答應。大夫慶鄭覺得這樣不妥,勸晉惠公說:「忘恩負義會導致無親;看見別人有難而高興是不仁;貪愛財物不與人分享是不祥之舉;得罪鄰國是不義的行為。這四種美德都沒有,如何能維持國家的長久?」雖然慶鄭不斷地勸說,但惠公還是沒採納他的意見。果真秦國收到消息後非常氣憤,隔年起兵攻打晉國,晉國非但大敗,連惠公都被俘虜了。此處原文就用了「幸災不仁」。「樂禍」見於《左傳.莊公二十年》,故事是說春秋時,周莊王的寵妾生了個兒子子頹,個性荒淫無知。惠王時,有幾個大臣發動叛亂,奪取政權,將惠王驅逐,改立子頹為王。惠王逃到鄭國,鄭厲王打算從中調停,但聽說子頹和大臣們每天聽歌觀舞、尋歡作樂,便對虢叔說:「我聽說表達哀樂不看時機,必會遭致災禍,子頹在國家動亂時還那樣日夜笙歌,簡直是『樂禍』。連刑官在執行死刑時,君王都不應設宴享樂,更何況是他們用不正當的手段奪取王位之時。眼前大禍臨頭還不知憂慮,這種人能接受他嗎?」於是決定轉而支持周惠王。後來這兩個詞語被合用成「幸災樂禍」,用來指對於他人的不幸遭遇引以為樂。
書證: 01.北齊.顏之推《顏氏家訓.誡兵》:「若居承平之世,睥睨宮閫,幸災樂禍,首為逆亂,詿誤善良。」02.《舊唐書.卷一九○.文苑列傳上.劉胤之》:「廣州大族馮子猷幸災樂禍,欲因危立功,遂按兵縱敵,使其為害滋甚。」03.《宋史.卷四○七.呂午列傳》:「邊閫角立,當協心釋嫌,而乃幸災樂禍,無同舟共濟之心。」04.《警世通言.卷二五.桂員外途窮懺悔》:「每見吳下風俗惡薄,見朋友患難,虛言撫慰,曾無一毫實惠之加;甚則面是背非,幸災樂禍,此吾平時所深恨者。」05.《醒世恆言.卷八.喬太守亂點鴛鴦譜》:「為此兩下面和意不和,巴不能劉家有些事故,幸災樂禍。」06.《醒世姻緣傳》第五三回:「恨不得晁夫人家生出什麼事來,幸災樂禍,冷眼溜冰。」 -
用法
語意說明: 指對於他人的不幸遭遇引以為樂。貶義。
使用類別: 用在「見禍而樂」的表述上。
例句: 幸災樂禍的心態實不可取。像他這種幸災樂禍的人,真是沒有同情心。附近發生火災,他卻幸災樂禍地跑去看熱鬧。他那種幸災樂禍的表情,看了不禁令人勃然大怒。飛機失事後,網路上居然出現一些幸災樂禍的言論。對於遇到困難的人,我們應該伸出援手,不該幸災樂禍。對於惡人遭到報應,我雖然不會幸災樂禍,但也深覺老天有眼。看到小明被車子濺起的水花弄濕了衣服,小李卻哈哈大笑,真是幸災樂禍。 -
典源
文獻名稱: 「幸災」:《左傳.僖公十四年》「樂禍」:《左傳.莊公二十年》
文獻內容: 冬,*1*秦*2*饑,使乞*3*糴于*4*晉,晉人*5*弗與。*6*慶鄭曰:「*7*背施無親,幸災不仁,*8*貪愛不祥,*9*怒鄰不義。四德皆失,何以守國?」#虢射曰:「皮之不存,毛將安傅?」慶鄭曰:「棄信背鄰,患孰恤之?無信患作,失援必斃。是則然矣。」虢射曰:「無損於怨,而厚於寇,不如勿與。」慶鄭曰:「背施幸災,民所棄也。」近猶讎之,況怨敵乎?」弗聽。退曰:「君其悔是哉!」&#冬,王子頹享五大夫,樂及遍舞。鄭伯聞之,見虢叔曰:「*1*寡人聞之:哀樂*2*失時,*3*殃咎必至。今*4*王子頹歌舞不倦,樂禍也。夫*5*司寇行戮,君為之*6*不舉,而況敢樂禍乎?#奸王之位,禍孰大焉?臨禍忘憂,憂必及之。盍納王乎?」虢公曰:「寡人之願也。」
註解: 秦:春秋時國名。周孝王封伯益之後於秦,地約在今甘肅省天水縣。莊公時徙居大丘,地約在今之陝西省興平縣東南的槐里城。饑:荒年。糴:音ㄉㄧˊ,買入穀物。晉:春秋時國名。據有今山西省大部分與河北省西南地區,地跨黃河兩岸。後為韓、趙、魏三家所分,遂亡。弗與:不給。慶鄭:(?∼西元前538),春秋時晉國大夫。惠公四年晉饑,秦以糧助晉。次年秦饑,晉拒助之,慶鄭諫而無效。後秦伐晉,晉敗,惠公被俘,釋歸後,公乃殺慶鄭。背施:忘記別人給予的恩德。貪愛:貪物愛財,不與人分享。怒鄰:得罪鄰國。&寡人:古代國君的自稱詞。失時:不合時宜。殃咎:災禍責罪。王子頹:(?∼西元前673),春秋時周人,莊王寵妾之子。惠王時,大夫邊伯等為亂,惠王出奔至鄭,乃立子頹為王。司寇:掌理刑獄之官。不舉:不舉辦盛宴。舉,舉宴。 -
相關詞語
-
單字解析